生活給你十條道理:總有一天,你會感謝曾經那個傻傻堅持的自己


生活給你十條道理:總有一天,你會感謝曾經那個傻傻堅持的自己

1. 你要好好賺錢,因為年紀越大,越沒人能原諒你的窮。

喬治·奧威爾說:“二十歲之後,就沒有人關心你為人好不好了。”人們更關心的是:你每個月的薪資是多少,你今年賺了多少錢。不信,你想想在剛過去的春節裡,你被問了多少次。

賺錢和真正的愛情,一般都不會主動找上門,都需要我們付出努力,去爭取。

二十幾歲,你該成熟了,不要什麼也不懂還裝懂,整天只知道裝逼。


2. 要事第一,為生活做減法。
每天早上抽5分鐘,給自己做個to-do list,按照事情的優先等級做好分類、標準。重要的事情首先做,不重要的事情利用碎片化時間完成。

不知何故,隨著年齡的增長,瑣碎的事情變得越來越多。那些平常的卑微的不起眼的日子,一不小心,就構成了我們的整個青春。

長久的瑣碎生活,會讓人容易失去一開始堅守的夢想。不論何時,保持要事第一、為生活做減法的習慣,你會活得愈加通透。


3. 年輕時吃的苦不算苦,不要稍微努力點就把自己感動死了。
職場不相信眼淚,只相信你的KPI。

不要加了幾天班,就開始抱怨公司的體制不合理。你去看看北上廣深夜晚上十點的地鐵,哪一個不是拖著疲憊的身軀在往回趕?講真,這世上沒有一份工作是不辛苦的。只不過那些成功的人從來不向你訴苦。

每一個現在看起來很厲害的人,都曾吃過苦、流過淚。大家都一樣辛苦,沒有誰比誰過得更容易。因為在成人的世界裡,就沒有容易二​​字。

總有一天,你會感謝曾經那個傻傻堅持的自己。


4. 凡事從結果出發,養成以結果為嚮導的思維方式。

這個世界,很美好,但也很殘酷。比如:沒有人會在乎你付出了多少,只會在乎最後的結果。

不要再信那些“結果不重要,重要的是參與的過程”這些鬼話了。因為這些話,只是給loser的一種禮貌的、體面的關心罷了。安慰完之後,大家依舊會無比激動地去為勝利者慶祝。結果和過程,同樣重要。

也不要覺得那些注重結果的人現實,因為有結果的付出才叫付出,沒結果的付出叫代價。


5. 新的一年,少些感性的煩惱,多些理性的規劃。
我把稻盛和夫的“六項精進”寫在手賬本的扉頁,其中最後一條是:不要有感性的煩惱。

所謂“覆水難收”,如果錯誤、失敗已成定局,那就坦然接受,因為不論你如何悔恨、懊惱、煩憂都已於事無補。如果繼續陷入感性的煩惱中,反而會增加無形的沉沒成本。

理性點,雖然看起來少了點人情味,但卻可以讓你少受點情緒的折磨。


6. 不要隨意去judge別人。因為你沒經歷過,你沒資格。
我們總是喜歡站在道德的製高點,在自我單一的價值認知中隨意去評判別人。其實,這是非常不成熟的行為方式。
因為在這個世界上,每個人的過往經歷和生活方式都不同;每個人的生活都有不為人知的喜怒哀樂。

少點judge,多點慈悲和包容,是在照顧別人的情緒,也是在成就我們自己。每次當你想要去吐槽、去評論時,可以先在心裡默念三遍:我不該隨意judge別人。


7. 永遠不要期待一個不愛你的人有一天會愛上你。
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,也無法感動一個不愛你的人。愛情是從彼此欣賞、互相愛慕開始,而非一方無止境的付出和另一方的被感動。

二十多歲,你應該有敢愛敢走的勇氣。遇見了喜歡的人,可以大方地表達心意,如果對方恰好也喜歡你,那就談場戀愛啊;如果落花有意流水無情,那就轉身離開吧,在最短的時間里處理好情緒,然後投身到熱騰騰的生活中去。

脫單和脫貧,如果二者不可得兼,你至少得有一樣吧。



8. 年輕的時候,多出去走走。不是為了在朋友圈炫耀,而是讓自己去看看人生的活法不止一種。
趁年輕,趁著天暖和了,走出去吧,去嘗試、去探索、去觀察,去了解同一個世界、不同的我們都在經歷著怎樣的生活方式。

生活給你十條道理:總有一天,你會感謝曾經那個傻傻堅持的自己


9. 不為模模糊糊的未來而擔憂,只為清清楚楚的現在努力。
大多時候,我們的迷茫、焦慮,都是源於對不可知的未來的擔憂。我們怕將來的自己不能變得優秀、不能過得更好、不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。但,模糊不定的未來正是由無數個清清楚楚的現在構成的。

未來不可期,此刻最真切。與其煩憂未來,不如真真切切地做好當下的每一件小事。可以允許自己對未來的大方向迷茫、困惑,但一定要保證當下有清晰的小目標小規劃正在執行著。


10. 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。

稻盛和夫說:“除了拼命工作之外,世界上不存在更高明的經營訣竅。”

有句話說得很好:“以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之低,根本輪不到拼天賦。”未來的樣子,不是空想出來的,而是一步步努力出來的。
少點空想,多點行動,讓自己的努力配得上曾經吃過的苦。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